欢迎来到乡镇企业导报网

脱贫攻坚载史册乡村振兴开新局

来源:中国金融家浏览量:21发布时间:04-07
分享到: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11次提到“乡村”,5次提到“乡村振兴”,用了较大篇幅对2021年和“十四五”时期如何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行了系统周密的部署。


未来,如何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如何接续推进脱贫地区发展,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跑好乡村振兴接力赛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如何衔接?政府工作报告对此作出了明确部署:“要切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对脱贫县从脱贫之日起设立5年过渡期,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

“设置5年过渡期,非常必要和重要。”全国人大代表、宁夏回族自治区副主席、固原市市长马汉成表示,“这5年重中之重的工作任务应该放在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上。要着力构建高质量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首要是在解放思想观念、创新体制机制上发力,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增强特色优势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扶贫研究院院长张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过渡期”政策为推进乡村振兴奠定了基础。乡村振兴的目标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惠及所有农村人口,这决定了乡村振兴阶段的政策举措将是普惠性、长期性、可持续性的。在过渡期内,对脱贫攻坚阶段的帮扶政策逐项分类优化调整,逐步实现由集中资源支持脱贫攻坚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平稳过渡,不仅可以实现对脱贫攻坚成果的全方位拓展,还可以为已脱贫地区理清乡村振兴发展思路,因地制宜制定乡村振兴规划,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张琦表示,设置5年过渡期,对已脱贫地区的平稳过渡意义重大。一方面,有的地方脱贫攻坚成果尚不稳固,一些已脱贫地区和家庭的经济支撑依然很脆弱,需要时间得以稳固。以产业扶贫为例,目前大部分已脱贫地区虽已实现产业全覆盖,但由于本身起步较晚,产业体系不健全,产品结构同质化严重,滞销卖难问题突出,有的扶贫产业难以健康持续发展。此外,产业发展周期与脱贫攻坚周期并不一致。目前大部分扶贫产业尚处于培育成长期,整体发展水平相对不高,必须给扶贫产业发展留以时间。

另一方面,脱贫攻坚期间,部分农户家庭对主要来自政府的外部帮扶产生了过度依赖,政府在某些情况下扮演了“保姆”的角色。通过设置5年过渡期,逐步培育和增强农村家庭的自我发展意识和意愿,引导农户由“被动扶”向“主动兴”转变,有利于真正发挥好农民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地位。

金融筑基夯实基础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通过财政一般公共预算优先保障、深化金融改革推动支持“三农”、引导社会力量投入等方式支持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这就要求更好地发挥金融力量,推动乡村振兴各项政策落实落地。

值得一提的是,乡村振兴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在乡村振兴的总体要求中,产业兴旺是重点、基础和前提,产业振兴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枢纽。因此,完善乡村产业振兴发展模式,解析金融服务产业振兴的困境,探索强化产业发展的金融服务模式和创新金融服务路径,就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

对此,全国人大代表、人民银行郑州中心支行行长徐诺金建议,要加强农村金融创新,具体说来就是要聚焦农业产业发展,引导各金融机构瞄准全省“特色种养、绿色食品、乡村现代服务”三大重点产业,“量体裁衣”探索符合实际需求的乡村振兴金融产品体系,将完善已有信贷产品和创新信贷产品相结合,推出更多的产品和服务,更好满足乡村振兴多元化融资需求。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赵皖平表示,“无论是脱贫攻坚,还是乡村振兴,都将产业发展摆在突出位置。但由于农业设施投入大,回收期长,盈利薄等原因,多数镇、村规模性特色产业难以形成。对此,要聚焦优势产业,重点扶持一批龙头企业,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打造区域农业产业品牌。”

与此同时,有代表委员表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实现产业振兴的最佳路径,全国人大代表、无锡灵山文化旅游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国平表示,“乡村振兴不是单个乡村的振兴,而是全面推进,需点面结合、串珠成链整体振兴。”要依托乡村特色优势资源,打造农业全产业链,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

留住人才增强“软实力”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众多乡村最难破解的问题是人才的空心化。发现人才、重用人才、留住人才,才能为乡村振兴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如何破解人才制约问题,成为代表委员热议的焦点。多位代表委员表示,有了人才,乡村振兴就有了“引擎”,资金、技术等发展要素才能跟着人才真正下沉到乡村。

全国政协委员、中原银行董事长窦荣兴指出,当前,中国每年有数百万城市离退休人员,他们既有专业特长和实践经验,又有资金技术和人脉资源,还有回乡创业和颐养天年的乡愁情怀,是乡村振兴的宝贵人才资源。为此他建议,要完善市场化机制,运用财税、金融等市场化手段鼓励支持城市退休人员在乡村投资兴业、行医助学、普及文化。一方面,通过配套财政补助、融资贷款、税费减免等政策扶持,鼓励城市退休工商业人士返乡投资或引进民间资本参与乡村振兴建设,特别是在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健康养老、基础设施等领域,将城市的资金资本引入乡村。另一方面则可以通过财政资金奖补政策、放宽行政限制,鼓励城市退休人员返乡兴办学校和医院诊所,为乡村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全国政协常委温思美建议,建立乡村金融服务特派员制度,将具有普惠金融知识的高校教师、研究人员及金融机构从业人员,通过有效的激励机制,鼓励他们下乡开展金融知识培训,提高农民金融素养。同时,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金融知识普及活动,帮助更多农民增强运用金融知识和金融产品的能力,培育农民金融风险防范意识。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难度不亚于脱贫攻坚。新征程赋予新使命,新时代呼唤新作为。唯有咬定青山、脚踏实地,才能汇聚起更强大的力量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乡镇企业导报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 文章注明“来源:乡镇企业导报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乡镇企业导报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乡镇企业导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非乡镇企业导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乡镇企业导报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乡镇企业导报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乡镇企业导报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乡镇企业导报网不负责任。 6.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与本网联系。